室內裝潢設計有限公司

新竹裝潢設計公司最新消息

室內裝潢與設計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全球LED專利現狀及中國LED產業專利策略分析
2019.5.21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info.ledp.hc360.com/2016/07/250913183501.shtml"

全球LED專利現狀及中國LED產業專利策略分析http:www.ledp.hc360.com2016年07月25日09:13來源:每日LEDT|T慧聰LED屏網報道   7月19日,日亞化學再告美國四公司。于密蘇里州和北卡羅萊納州分別控告LED照明設備經銷商MaryElleFashions及MeridianElectric,LED照應設備零售商Lowes公司及其子公司LGSourcing專利侵權,要求法院針對侵權產品的銷售與經銷核發禁制令,并就已發生的損害判決賠償。  今年以來,手握專利大權的LED芯片巨頭日亞化學在全球各地發起多個LED專利訴訟。除了和億光之間的專利糾紛以外,還分別在英、美等地發起侵權訴訟。這似乎透露出國際巨頭在進行LED專利訴訟時逐漸向下游應用端延伸的苗頭。不得不引起中國LED企業的警惕。  對此,小編特意搜集了全球LED專利現狀分析及中國LED產業專利策略研究,以供參考。  LED產業危機四伏  1、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337條款調查  337條款是美國針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做法進行調查的立法。因最初規定于《1930年關稅法》(thetariffandtradeact)的第337條而得名。其涉及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指在美國進口或進口后銷售屬于侵犯了美國法律保護的版權、專利權、商標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和設計方案權的產品的行為。被調查產品所使用的技術只要未在美國獲得知識產權,即使在出口國具有知識產權,也侵犯了美國的相關知識產權,而且應訴費幾乎沒有低于百萬美元。即使判定被訴方不存在侵權或不公平貿易行為,也不會要求原告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制裁措施包括:有限排斥令(limitedexclusionorder)、普遍排斥令(generalexclusionorder)、臨時性排斥令(temporaryexclusionorder)、禁令(ceaseanddesistorders)、查封和沒收令等。制裁措施只認產品不認人,例如簽發的普遍排斥令可以禁止任何侵權產品的進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GertrudeNeumarkRothschild基于認為其持有的5252499號美國專利被侵權,在2008年2月20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短波發光二極管、激光二極管以及含有上述產品”的337條款調查,向全球三十多家使用類似產品的企業提出了訴訟,涉案中國企業名單包括廣州和深圳的四家公司;其中兩家公司積極應訴,于2008年8月與權利人達成和解,并取得了2項專利的授權,避免了普遍排除令和芯片出口受限的問題。如果中方企業不應訴或者應訴失敗,則中國所有企業的同類產品,均不得進入美國市場。  如果不想被337條款盯上,必須注意兩點:避免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應該首先進行專利檢索,確定是否有可能涉及該產品的美國專利,或涉及該產品的制造方法的美國方法專利。如果存在侵權的可能,可以通過更換非專利方法來避開侵權。也可以從專利權所有人那里取得使用許可,或者與美國進口商取得協議,由進口商對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并且,對于出口美國市場的重要產品,盡可能獲得美國專利權;甚至可以考慮具有美國國內產業,例如對“美國國內產業”的證明包括:已對建廠和設備作了重要投資;投入重要資本或勞務;在知識產權產品開發、設計、研究、取得許可等方面作了重要投資。  2、德國展覽的專利搜查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引領者,素有舉辦各種商品貿易展會的傳統,國際上具有主導地位的展覽會超過50%都在德國舉辦。例如,漢諾威國際辦公室自動化、信息及通訊技術博覽會(CeBIT)、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IFA)等。德國展會是許多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德國,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付參展商:海關扣押進口產品、海關扣押展會上的展品、民事禁令、刑事搜查拘禁,尤以后者為最有力武器。一般而言,知識產權案件屬于民事范疇,在發展初期罕見采取刑事措施;然而,隨著中國制造業不斷強盛和入侵,美歐已逐漸形成知識產權模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因此大有知識產權案件刑事化的趨勢。并且,對于德國法律而言,刑事搜查令較臨時禁令更易獲得,因此展會的刑事搜查案件屢見不鮮。  例如2008年IFA展,德國海關以“可能侵犯專利權”為由,突襲了中國館的二十多家企業,沒收了大量電視機、MP3和手機等展品,涉及企業包括TCL、海爾和海信;同時,德國當天電視上就出現了中國制造商無視知識產權的負面報道。又如CeBIT展,2008年相關搜查涉及51家公司,其中39家來自中國(含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2009年,涉及中國大陸企業24家,還有15家來自我國港臺地區。CeBIT上主要有四家公司大規模地通過申請查抄保護自己專利權,包括意大利的專利管理公司Sisvel、飛利浦、索尼愛立信和瑞士軍刀,分別針對MP3、DVD、手機、U盤侵權行為。這些專利案件看似冰山一角,但潛藏的卻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略較量、企業與企業之間對市場份額的利益爭奪。  上述案例中,專利權所有人的策略可歸納為:先打倒再談判。由于采取的是到展會現場直接查抄產品的方式,參展企業沒有絲毫的談判余地,也無法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搜查行動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參展企業的大量資料和展品被沒收,無法向歐洲客戶進行產品展示推廣,參展效果很差,間接結果是嚴重打擊了參展企業的品牌形象。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一個LED顯示屏,如果其中采用的某一顆LED芯片侵犯了某一專利擁有者在某國的專利權,則該LED顯示屏可能會在該國的展會上被查封,并且無法出口到該國,導致喪失該國市場。  3、日亞化學的專利訴訟  日本日亞化學公司是著名LED芯片制造商,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藍光LED和白光LED的市場霸主,在藍光LED和白光LED產品獲得了12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  Nichia曾試圖以專利壟斷策略獨占藍光LED市場,拒絕將相關專利授權給其它任何廠商,但自從20世紀末期起,在多起專利訴訟中陸續失敗后,其于2002年后陸續與Osram、ToyodaGosei、PhilipsLumileds、CREE達成和解,進行專利權交叉授權許可。  Nichia與其它四家公司之間的許可協議都較類似,主要目的是為了終結已有的專利訴訟,避免以后發生專利訴訟。同時,對于LED產業鏈的新興企業,Nichia等大型企業仍采取打壓方式以維護其市場利益。并且,Nichia還通過殺雞儆猴式的專利訴訟來維護其市場,例如,Nichia曾借與韓國某公司的專利訴訟向韓國另一公司施壓、迫使其購買Nichia產品。  由Nichia主導的授權及糾紛約占據所有LED授權及糾紛總量50%以上,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主要的專利訴訟中,Nichia仍將繼續處于主導地位,并且對外授權和相互授權將不斷增加。  LED產業各國專利分布  1、美國LED專利  在LED產業方面,美國能源部專門制定了美國“半導體照明國家研究項目”,計劃用10年時間、耗資5億美元開發半導體照明技術,主要目的是為了使美國在未來照明光源市場競爭中,領先于日本、歐洲及韓國等競爭者。計劃的時間節點與光效分別是:2002年20lmW;2007年75lmW;2012年150lmW等。可以認為,目前其已經提前實現了目標。  從美國USPTO專利數據庫中,檢索得到與LED相關的授權專利約34,000件,其中從1990年至2008年授權的專利約25,000件。  從專利的增長數量來看,可見美國的LED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美國LED專利的申請人主要是各類型企業以及研究機構,包括大型企業和眾多的中小企業;申請方向主要集中于LED芯片和照明方面,尤其是技術含量高的外延片制造技術和LED芯片制造技術方面。  美國LED專利的外國申請人主要是日本、中國臺灣、德國、韓國,外國申請人主要是規模較大的LED制造企業,中國大陸在美國的LED專利數量較少。  2、中國LED專利  1968年,中國科學院長春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中國大陸的第一只LED,20世紀80年代中國LED的材料和器件已形成產業,9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企業主要集中在LED產業鏈下游的封裝和應用方面。  僅以數量計算,中國擁有的LED專利數量可以位居世界前5位,其中,中國大陸地區的專利數量位于美國和日本之后,大致與德國、中國臺灣地區相當,但是有相當數量的實用新型專利。  但是,中國大陸地區在LED產業鏈中上游的外延技術、芯片結構等領域,專利申請數量遠低于日本、美國,也低于德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中國大陸地區在襯底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與美國大致相當,熒光粉材料的專利申請數量僅次于日本,封裝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與中國臺灣地區大致相當,LED具體應用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并且,在2006年之前,中國大陸的LED發明專利申請者主要組成是國家863計劃等項目的承擔單位和實施單位,例如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物理所、長春光機所、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南昌大學等。當時中國對LED基礎研發的總體重視不夠強,但關鍵因素也許還是企業乃至于研究機構的專利意識不夠強。在2006年之后,LED企業作為LED發明專利申請人所對應的專利申請數量增加得很快,說明中國LED企業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實力和專利保護意識已經大大加強,知道需要申請專利,知道專利能帶來財富和避免風險。  LED產業五大企業專利簡述  (由于各公司專利申請數量會不斷更新,以下數據節選某一時間段,僅供參考。)  1、Nichia  日本日亞化學公司是全球著名LED芯片制造商,目前擁有439件美國授權專利、210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183件公開的歐洲專利、185件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3件實用新型專利和178件外觀設計專利。  Nichia曾經長期拒絕進行專利許可,目前主要與各大LED企業進行交叉許可,并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市場新入者,采取專利訴訟打壓策略。  2、ToyodaGosei  日本豐田合成公司在LED方面的主要產品是GaN基半導體LED,目前擁有1,627件美國授權專利、746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382件公開的歐洲專利、420件已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1件實用新型專利和8件外觀設計專利。  同樣的,類似于Nichia、ToyodaGosei起初也較少進行對外部LED企業的專利授權許可,之后也已逐步開展對外的專利授權許可,許可對象包括中國的臺灣企業等。  3、CREE  美國科銳公司是全球著名SiC襯底型LED芯片制造商,目前擁有461件美國授權專利、311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407件公開的歐洲專利、153件已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和7件外觀設計專利。  與Nichia的專利策略不同,CREE更傾向于對外運營專利,通過專利授權許可與其余LED企業開展專利合作,CREE與日本的Nichia、ToyodaGosei、日三菱化學株式等分別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  4、Philips  荷蘭飛利浦公司已經完成了對LED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整合,其在LED領域的地位主要源于收購其它企業及其相關技術的專利權,尤其是其對Lumileds的收購,從而實現了大規模的縱向擴張。Lumileds擁有225件美國授權專利、160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198件公開的歐洲專利。此外,收購的ColorKinetics擁有了76件美國授權專利、90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41件公開的歐洲專利;收購的GenlyteGroup擁有54件美國授權專利、44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以及2件公開的歐洲專利等等。  Philips經常通過授權委托第三方實現專利維權,例如在上述的德國展會中,其作為權利人采取了大量行動。  5、Osram  德國歐司朗公司是西門子全資子公司,其是世界上兩大光源制造商之一,研發和制造基地在馬來西亞。Osram目前擁有1270件美國授權專利、746件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1271件公開的歐洲專利、9件已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和22件外觀設計專利。  作為歐洲企業,Osram對外專利授權較多,例如,其采取收權利金等方式,授權臺灣地區企業億光、光寶、宏齊等,Osram的一種操作方式是先收取一筆2億新臺幣的許可費,然后再對每個產品抽取4~7%的權利金。  LED產業專利策略研究  1、以歷史為鑒  在LED產業的專利策略方面,可以參考已發生的各種經驗教訓。  例如,Nichia公司在最近十余年來歷經的多起LED訴訟案,由于其它公司在LED領域的基礎技術研發不斷投入、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越來越多,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也不斷增加,從而使得Nichia的專利訴訟失敗率越來越高,導致其分別與上述公司達成了專利和解。這對中國絕大部分尚處于LED產業鏈下游的LED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如上所述,臺灣地區LED企業的發展歷程也給了中國大陸LED企業重要的經驗教訓,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美國獲得了許多授權專利,另一方面還是需要給外國專利權人大量的專利許可費,這何嘗不是一種危險的先例,警誡中國大陸LED企業不要永遠采取追隨型策略,導致一直受制于人。  2、以創新為本  隨著LED市場規模的不斷成長,LED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但是這樣必然面臨著兩方面問題:一是國外專利權人慣用放水養魚策略,通過專利訴訟來攫取有償付能力的中國企業的多年利潤;另一是涌入LED市場的企業不斷增加,導致利潤率不斷降低。同時,中國LED產業多集中在技術水平不高的下游產業,企業規模較小,技術設備落后,缺乏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受到國外核心專利的障礙,長期依靠低成本制造優勢進行競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因此,中國LED企業應大力加強技術創新,增加專利數量和質量,培養專利預警能力,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從而避開國外企業的專利壁壘。企業申請專利,能夠有效保護和利用國內專利技術。同時,還可以在國外專利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對其核心專利進行改進,提高技術效果,從而申請其外圍專利,這也是一種壯大自己實力的創新模式。  在此基礎上,LED企業可以依法應對涉及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和法律訴訟,并且根據上述例子,中國LED企業最好能夠研究先進技術,準確判斷市場發展趨勢,完成專利規劃申請,這樣才能夠有機會獲得核心專利,促進中國LED產業占領LED專利的制高點。  例如,對于一個LED企業來說,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可以制定不同的專利策略。專利策略最好能領先于企業的研發規劃策略,在企業技術立項之前,就開始進行立項專利檢索,發現專利壁壘,規避專利陷阱,避免產品采用了他人專利權,從而通過專利規劃指導技術研發的規劃方向。專利策略必須落到實處,不能只抓數量不顧質量,單純的專利證書永遠不可能為LED企業帶來市場價值。專利策略只有注重運營,才能使得專利產生真正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為企業帶來專利價值。  3、以法律為準  根據國家主權原則,各國專利法對專利保護范圍和具體操作存在許多不同。例如,對專利權的解釋、專利權人利益的保護等等,因此,中國LED企業在避開專利壁壘時,應著重注意專利的地域性。  例如,美國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解釋采用周邊限定制,即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完全由權利要求的文字內容確定,不能作擴大解釋,被控侵權行為必須重復再現了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才被認為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之內。中國LED企業可以通過權利要求書清楚地了解相關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必作隨意性的推測,因此可以重點考慮產品設計的專利規避;同時,美國法律屬于判例法,前案的判決對于后案有決定性影響,因此也可以通過研究之前的各個案例來實現專利規避。  又如,歐洲和中國通常采用中心限定制,即在理解和解釋權利要求的范圍時,以權利要求所陳述的基本內核為中心,可以向外作出擴大的解釋,專利權的范圍不局限于權利要求的字面含義,對專利權人可以提供較寬的保護,這樣導致了專利保護的邊界處于模糊狀態,不能根據權利要求書準確地判斷該專利的保護范圍。  因此,對于未在中國獲得專利權的LED技術,可以直接在國內市場應用,或者出口到沒有專利權保護的地區。  并且,中國LED企業有必要根據專利的價值來選擇專利的申請國家,例如,是否僅在中國申請專利權?是否需要在其它國家或地區申請專利權?是否有必要采用專利PCT國際申請方式?建議中國LED企業根據其目標市場,選擇合適的國家進行專利規劃和布局,獲得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專利權。  4、以聯盟為主  綜上所述,中國LED企業的專利實力還比較弱小,無論是采取外部策略--購買許可,還是采取內部策略--技術創新、申請專利,都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資源來積累實力;然而,對手們總是在旁邊虎視眈眈,很難相像它們會給中國LED企業留下充足的發展時間和技術空間。  因此,在列強面前,單打獨斗絕非上策,一個較好的應對方法是,通過協會或者成立聯盟來聯合應對涉及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和法律訴訟。具體地說,建立實質性的企業知識產權聯盟,是聯合一些具有知識產權優勢的國內企業,包括專利數量優勢和專利管理優勢的企業,將中國LED企業聯合起來形成相互授權的一個知識產權聯盟,從而盡可能避免窩里斗。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通過制定中國LED產品的性能標準,適當提高國外LED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門檻,爭取通過標準規范實現與國外企業的專利交叉許可。優質商鋪推薦:北京視睿訊科技有限公司  即刻獲取新資訊,了解市場動態,歡迎關注慧聰LED屏資訊服務。慧聰LED屏資訊服務版權聲明:來源慧聰LED屏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慧聰LED屏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務必注明“稿件來源:慧聰LED屏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責任編輯:唐婷

關鍵字標籤:High power Led street light

室內設計作品,平面廣告設計
桃園,新竹,中壢,竹北地區室內設計找為您達到理想空間。
完美室內設計室內裝潢服務,在桃園為您服務